“生材专家企业行” | 聚焦可降解止血海绵,走进美创医疗
2022年10月8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针对前期收集到的医疗器械企业相关技术需求,开展第2期“生材专家企业行”活动,特别邀请学会党员专家、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赵伟锋教授走进美创医疗,就研发可降解止血海绵的相关需求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相关技术的研发达成初步共识。
座谈会现场,专家代表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可降解止血海绵高质量发展之路。谈到止血材料的发展,赵伟锋教授表示,止血材料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具体而言,一是非降解材料,以凡士林油纱条为代表,其制作简单,通过压迫填塞止血,这类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不佳,并且材料非降解,易和血痂粘连,在取出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血痂脱落,造成再次出血;二是非降解的水凝胶类材料,以PVA为代表,这类水凝胶吸血性能好,但由于非降解,同样存在取出过程中引发再次出血的问题;三是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以聚多糖如淀粉、海藻酸、壳聚糖等以及蛋白质如胶原等为主,这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在体内可被人体吸收,无需二次取出,因此避免了材料取出过程中导致伤口再次出血的问题。然而,天然高分子内由于大量的氢键作用,使这类止血材料的刚性较强,其制备的海绵通常脆性较大,缺乏弹性,使用的患者有异物感,术后舒适度不佳。并且动物体来源的胶原等蛋白类止血材料还存在体内免疫激活、微生物及病毒感染等潜在的风险;四即是可降解止血海绵。
“可降解止血海绵为第四代止血材料,其具有弹性好、止血效果好、可降解流出、不在管腔粘附、无需清理等诸多优点。是近年来各国科学家都在竞相开发的新型管腔用止血材料。”美创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美创医疗已将该产品样品交由专家实验室开展前期实验验证,后续学会将进一步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情况。
立足会员需求,提升服务能力。下一步,学会还将持续联合领域专家走访医疗器械企业,结合地方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和特点,深入服务企业,联合专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完成项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