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植介入小医生系列漫画一——可降解血管支架

 2019/9/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可降解血管支架

  血管支架在治疗血管狭窄中应用广泛,然而长期存在于血管内的支架也会变成体内的垃圾、异物。本系列漫画中,可降解血管支架在完成治疗使命后可控降解、功成身退,有效防止术后血管的异物反应和再狭窄。

  血液“畅通”时健康血管的血管壁光滑,血流通畅。一旦身体脂质代谢出现障碍,则会出现血脂升高,血管壁上逐渐形成黄色粥样硬化斑块现象,导致血管狭窄并引发血液“堵车”。

      

  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时,通过微创手术导入支架,在狭窄处撑开恢复血流通畅后,即可撤出导丝。

 

  留在体内的支架起初完整无损支撑血管正常形状,随后逐渐降解为人体可吸收的物质逐渐通过代谢被吸收或排出体外,并伴随着血管重构恢复其正常形态。

  可降解支架较传统支架而言,既可以在完成使命后完全降解消失,同时还避免了血管壁异物反应,很大程度降低了支架植入的手术并发症。

  另外,可降解支架较传统支架还可以降低血管再狭窄的风险,一旦再狭窄还可以有继续植入新支架治疗的空间。

  因此,可降解支架作为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疗效快,生物相容性好,排斥反应低等优点,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血管介入医疗研究背景介绍】

  医用植介入体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包括人工关节、骨固定器械等骨科植入体,口腔种植体,以及血管支架、人工心瓣、人造血管等血管介入体等。

  介入治疗由于其损伤小、疗效高的特点,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疾病的新型方法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介入血管支架手术治疗是在病变段置入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血流通畅[1]。在心血管介入体中,60年代末期,金属钽、医用不锈钢、镍钛合金钻和铬合金血管支架就开始应用于临床,但这类金属材料化学性质稳定,能够长期存留血管内,可能引起血管的慢性损伤及内膜下平滑肌细胞增生,后期将导致血管再狭窄[2]。支架在置入初期提供机械性能支撑狭窄血管,但是其支撑作用只是暂时的,随着血管壁的结构重塑,支架的支撑力逐渐减弱[3],从而,生物可降解支架逐渐成为支架领域的研究热点。可降解支架一方面能在短期内支撑血管,达到血管重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体内生物环境和力学环境等的控制下,能在体内以合理的速度降解[4,5]。因此,可降解支架短期可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和急性闭塞,预防再狭窄;长期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缩短抗血小板治疗时间,降低再次血管重建率,在随访时进行的CT和MRI等影像检查中,消除影像中的伪影,避免金属永久支架引起的不良并发症[6]。可降解支架是近年来全球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冠脉介入治疗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同时,3D打印技术和可降解材料技术在植介入体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且作为植介入体发展趋势已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

 

[1] PeterLanzer, 兰泽, 王谨等.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10.

[2] Grogan J, O’Brien B, Leen S, et al. A corrosion model for  bioabsorbable metallic stents. Acta Biomaterialia, 2011, 7: 3523-3533.

[3] Peter H, Grewe. Coronary morphologic finding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0, 85:554-558.

[4] Guo M, Chu Z, Yao J, et al. The effects of tensile stress on degradation of biodegradable PLGA membranes: A quantitative study. Polymer Degradation & Stability, 2016, 124:95-100.

[5] Chu Z, Wang L, Fan Y,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luid shear stress patterns on the in vitro degradation of poly (lactide-co-glycolide) acid membranes.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2017, 105: 23–30.

[6] Gao Y, Wang L, Gu X, et al.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magnesium alloy stent biodegradation.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8, 74.